“感谢检察机关为我解决生活难题。”2021年12月,广东、茂名、高州三级检察机关联合对一起刑事案件的被害人家属陈某驰开展司法救助,当场发放救助金。陈某驰是孤儿,因受到不法侵害陷入困境,有了这笔救助金,他的生活重燃希望。
这是广东检察机关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缩影。2021年,全省检察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发挥检察职能保障民生民利,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抓办案与惠民生有机统一,以法律监督促进社会治理效能提升。全省检察机关共收集社会各界意见建议3611条,推出惠民措施2311项,解决群众困难5963件,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检察温暖”。
聚焦“急难愁盼”
向因案致贫返贫群众发放4720余万元救助金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是检察机关的职责使命。
2021年以来,广东检察机关积极开展重点民生项目、为群众办实事项目联创行动,突出抓好“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工作,办理群众信访80067件。向因案致贫返贫的2369人依法给予司法救助金4720余万元,同比上升50.8%。
检察机关向救助申请人发放司法救助金
稳步提升司法救助力度的同时,他们还积极采取多元救助措施。如东莞市检察院在办案过程中,探索建立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融合机制,积极向民政部门发商请函,为当事人提供农村低保等社会救助措施;深圳市检察院在办理一起跨省司法救助案时,通过建立救助资金多方监管的新模式,确保救助金的合理使用;广州市荔湾区检察院成立“荔检心驿”心理咨询室,由具有心理咨询师专业资格的检察干警组成咨询团队,对救助对象开展专业心理疏导。
“不用辗转到县城,就能找到检察官反映问题。”茂名市检察机关改变过去“坐堂办公”的方式,全面推进“乡间检察”工作。湛江雷州市检察院在18个乡镇设立12309检察服务中心工作站,把“法律诊所”开到群众的家门口。
强化民事检察是检察机关服务乡村振兴、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举措。
2021年5月,湛江市检察院和该市消委会联签《关于加强消费领域民事检察支持起诉协作的意见》后不久,有消费者到赤坎区检察院申请支持起诉,经走访调查、召开听证会,赤坎检察院向法院送达了支持起诉书。
2021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积极开展“民事检察支持起诉”专项行动,出台全国首个省级检察院《开展民事检察支持起诉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强与公安机关、法院的协作配合,办理支持外来务工人员等特殊群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案件698件,切实体现司法温度。
保护公共利益
摸清全省近2000处红色资源保护现状
检察公益诉讼制度作为一项着眼于维护公共利益的司法制度,是党和国家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围绕食品药品安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英烈权益保护等重点领域,广东检察机关积极履行公益诉讼职能,守护人民美好生活。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全省检察机关扎实开展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公益诉讼工作,注重全流程监督,推动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如针对某知名连锁超市销售过期食品等问题,广州市番禺区检察院向该区市监局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对涉事超市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并在全区开展食品行业规范整治行动,推进该区食品销售风险分级管理工作。
此外,广东检察机关还积极探索食品药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金制度,成功办理全国首例由省级法院判决支持检察机关惩罚性赔偿诉求的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案。2020年以来,提出惩罚性赔偿诉求172件,法院支持率达97%,判决、调解确认惩罚性赔偿金数额1.1亿余元。
公益诉讼案件涉及知识面广、领域多元,该如何提高办案质效?是广东检察机关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多方协作是基础。广东检察机关先后与广西、湖南、江西、福建、海南等地联签文件。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检察机关签订广东自贸试验区海洋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协作机制,有效形成相邻6省、21个地级市、重点区域全覆盖的公益诉讼多维协作网络。
技术支撑是关键。信息时代,公益诉讼检察工作须向高科技、向大数据要战斗力。广州、中山、肇庆、清远、云浮等地检察机关建立快速检测实验室;珠海成立公益诉讼检察指挥中心,实现全方位城市环境资源数据展示和实时监测;广州、深圳等地不断完善“公益诉讼大数据智能服务平台”建设,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辅助案件办理。
近年来,公益诉讼案件规模不断提升,2021年全省各级检察机关共立案10429件,同比增长42%,履行诉前程序8513件,同比增长71%,提起公益诉讼567件。
广东拥有丰富的红色历史和珍贵革命遗址,如何以法治守护红色资源?
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回头看 保护英烈身后事”专项监督活动
过去一年,广东各级检察机关开展红色革命资源保护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行动,摸清全省近2000处红色资源保护现状,立案465件,履行诉前程序404件,推动保护红色革命文物515处,建立革命传统教育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处、红色资源建设为乡村红色旅游地3处。
检察官在英雄烈士纪念园实地调查
2021年,梅州大埔县检察院多次前往青溪革命烈士公墓进行实地勘查,与相关部门共同研究纪念设施的升级改造等工作。如今,青溪镇坪上村革命烈士公墓主体已重新修缮,周边绿化也得到进一步优化。“感谢检察机关的帮助,让革命烈士公墓得到了及时修缮和保护!”青溪镇坪上村村民的感受最真切。
服务大湾区建设
探索知识产权“四检合一”办案机制改革
2021年,在某国有企业涉税案件中,广州市检察院依法起诉责任人员,并对企业开展合规考察,保住了企业的“中华老字号”品牌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实现了督促企业守法经营、稳定就业、保护国有资产等多重社会效益。
这家企业的“破茧重生”,源于检察机关对涉案企业合规改革的积极推动。
围绕服务保障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广东检察机关全面履行检察职能,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工作、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集中清理涉民营企业“挂案”等,努力为保障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精准有力的司法服务保障。
近年来,全省检察机关办理企业合规案件88件,省检察院会同省司法厅、省财政厅、省工商联等8部门,共建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规范对涉案企业的合规考察,督促其积极整改、依法规范经营。
面对“久诉不息”的难题,广东检察机关深化涉民企“挂案”专项清理、涉非公经济控告申诉案件清理和监督。同时积极开展涉民营企业社区矫正对象法律监督宣传,努力将司法办案对民营企业的影响降至最低。广州、深圳两地检察机关深入企业开展企业合规改革试点调研工作,首创独立监控人制度、合规专员制度,推动民营企业建章立制、健全企业管理机制。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省检察院组建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探索推进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四检合一”办案机制改革,与省法院、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11家单位共同签署备忘录,建立定期会商、信息通报共享、案件协办等机制。
以上率下,联动发力,各地检察机关积极实践。广州市黄埔区检察院与开发区知识产权协会签订协议,将检企联动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成功经验覆盖到全区400余家企业;深圳市龙华区检察院加大知识产权检察工作室辐射力度,提供定制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见、精准普法等“菜单式”法律服务。
围绕科技创新强省建设目标,广东检察机关强化对核心技术、新兴产业、传统文化等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全年共批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1308件2087人,同比上升15.5%和6.4%;起诉1344件2508人,同比上升8%和13.5%。通过提前介入引导侦查,依法快捕快诉,形成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高压态势,为推进知识产权严格保护提供良好法治环境。